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炉甘石
甘,平。归胃经。 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用于目赤肿痛,眼缘赤烂,翳膜胬肉,溃疡不敛,脓水淋漓,湿疮,皮肤瘙痒。 眼科外用常用药 《本草品汇精要》记载,炉甘石治风热赤眼,或痒或痛,渐生翳膜。 老爷爷说,指月,这炉甘石乃眼科外用要药,最善于解毒明目退翳,各种目赤翳障,往往少不了它。 小指月说,我知道,《御药验方》有个神应散,就用炉甘石配合玄明粉等分,为末,点眼,专治目赤暴肿,用之如神。 老爷爷说,虽然说神应散,乃治眼目赤肿特效点眼药,但如果病根肾中,绝非仅凭外用点眼能收效,必须配合内服汤药,洗涤脏腑,方为拔根去本之法。 一病人眼目赤肿十余天不消,肿痛厉害时,干燥难耐,用这含有炉甘石的眼科药水,发现点上去就减轻,不点就加重。 老爷爷说,司外揣内,你看到的是眼睛病,我看到的是五脏病,眼睛乃五脏之窗户,五脏乃眼睛之房屋,窗户蒙垢了,可以反映房屋也很久没清洗。 小指月一摸这病人脉象,发现弦硬亢数,便马上明白爷爷所说的道理。 随后爷爷给病人开了龙胆泻肝汤加大黄,通过泄肝火,清利胱肠,再配合点眼,果然大便通畅后,眼目清明,翳障赤肿消失。 更多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点击查看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目录1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目录2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目录3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仙茅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杜仲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断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肉苁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锁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补骨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益智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菟丝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沙苑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蛤蚧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核桃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冬虫夏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葫芦巴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韭菜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阳起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紫石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海狗肾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海马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羊红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当归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熟地黄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白芍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阿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何首乌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龙眼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楮实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沙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百合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麦冬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天冬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石斛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玉竹(葳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黄精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枸杞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墨旱莲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女贞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桑椹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黑芝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龟甲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鳖甲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麻黄根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浮小麦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糯稻根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五味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乌梅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五倍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罂粟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诃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石榴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肉豆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赤石脂、禹余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山茱萸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覆盆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桑螵蛸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金樱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海螵蛸(乌贼骨)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莲子(莲子心、荷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芡实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椿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鸡冠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常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雄黄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硫磺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白矾(明矾)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蛇床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蟾蜍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樟脑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木鳖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土荆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露蜂房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升药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大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轻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砒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铅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doukoua.com/rdkzz/11283.html
- 上一篇文章: 消暑化湿健脾的ldquo豆rd
- 下一篇文章: 每日一药中药知识白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