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第一次用沐浴露,觉得太不舒服了:这滑溜溜的,算洗干净了吗?后来才慢慢习惯不用肥皂洗澡。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小时候对于“清洁”的印象根深蒂固,是洗衣皂的那种气味和残留在皮肤上那种涩涩的“皂感”。在美妆行业内,这种感觉叫做“squakyfling”,直接翻译过来叫做“吱吱响的感受”。

仔细想一想,老外还真是很敏感地描述了这种“清洁感”。那种“吱吱响”来自于哪里呢?洗衣皂(以及绝大部份的洁面皂、美白皂、手工皂…)的主要成份是用脂肪酸和碱(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钾)中和之后产生的脂肪酸盐,而这种脂肪酸盐都具有比较强的碱性。这些碱性的清洁剂在遇到皮肤的时候会迅速地让皮肤表面的污垢脱离,但是同时也会让皮肤最表面的角质层细胞变得“毛拉拉”的。我们用手去抚摸这些“毛拉拉”的皮肤的时候,就产生了“吱吱响”的“清洁感”。

当我第一次用沐浴露的时候,就因为找不到这种“清洁感”而抓狂,尽管我的皮肤实际上已经“清洁”了。直到今天,即使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清洁感”不是“清洁”的必要条件,我仍然会不由自主地去寻找这种感觉。而很多厂商为了迎合广大消费者的“吱吱响”的要求而使用皂基来做洁面乳和沐浴露。

可是那些中性皮肤和干性皮肤的消费者如果使用皂基清洁剂,皮肤屏障功能会大大降低,并且有可能导致皮肤变得更干,更敏感。

可是有的厂商居然向干性和中性皮肤的用户推荐这些产品。今天中午吃饭之后在几个厂家的







































白癜风是怎么造成的
白癜风初期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doukoua.com/rdkry/5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