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

病起萧萧两鬓华,

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

莫分茶。

——李清照

提起豆蔻,“豆蔻年华”一词总会被一并念及。杜牧曾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二月初的豆蔻花正含苞待放,因而牧之用“豆蔻稍头二月初”来比喻“娉娉袅袅十三余”的少女,言其年少而体态柔美,自此后人们便常以“豆蔻年华”一词特指十三四岁尚未成年的少女。

而在古老的中药中也有“豆蔻”,以“豆蔻”为名的中药有四味,即白豆蔻、草豆蔻、红豆蔻和肉豆蔻。四药均富含挥发油,具芳香之气,性温而作用于中焦。其名称相近,功用类同,临床应用也大致相同。现主要介绍白豆蔻如下:

基本信息:

白豆蔻按产地不同分为“原豆蔻”和“印尼白蔻”。

??原豆蔻气芳香,味辛凉略似樟脑;

??印尼白蔻气味较弱;

两者皆以个大、饱满、果壳完整、气味浓者为佳。生用,用时捣碎。

药性:

??辛,温。归肺、脾、胃经。

应用:

??湿浊中阻,脾胃气滞,不思饮食,胸腹胀痛,食积不消。本品既可化湿行气,又能开胃消食。治疗湿阻中焦,脘腹痞满,不思饮食,常与藿香、佩兰、陈皮等同用;若与黄芪、白术、人参等同用,可用于脾虚湿阻气滞之胸腹虚胀,食少无力者。治疗脾胃气滞,食积不消,胸腹胀痛,可与陈皮、枳实、木香等药配伍。

??湿温初起,胸闷不饥。本品辛散入肺而宣化湿邪,故常用于温湿初起,胸闷不饥。若湿邪偏重者,每与薏苡仁、苦杏仁等同用,如三仁汤(《温病条辨》);若热重于湿者,又常与黄芩、滑石等配伍,如黄芩滑石汤。

??寒湿呕逆。本品能行气宽中,温胃止呕,尤以胃寒湿阻气滞之呕吐最为适宜。可单用为末服,或配藿香、半夏等药。若与砂仁、甘草等药研细末服,用于小儿胃寒,吐乳不食者。

用法用量:

??煎服,3~6g,后下。

用药宜忌:

??宜:脾胃气滞,食欲欠香,不思纳谷,胸闷腹胀,嗳气反胃,舌苔厚腻者宜食。

??忌:阴虚内热,或胃火偏盛,口干口渴,大便燥结者忌食;干燥综合症及糖尿病人忌食。

相关论述:

??《本草纲目》:治瘴疠寒疟,伤暑吐下泄痢,噎膈反胃,痞满吐酸,痰饮积聚,妇人恶阻带下,除寒燥湿,开郁破气,杀鱼肉毒。

??《开宝》:下气,止霍乱,一切冷气,消酒毒。

??《别录》:温中,心腹痛,呕吐,去口臭气。

吃货们都在看

不局限于药物,豆蔻也是一种调味料,冠“豆蔻”之名的调味料有3种。

??豆蔻,又名白豆蔻,气味苦香,味道辛凉微苦,烹调中可去异味、增辛香,常用于卤水以及火锅等。

??草豆蔻,可去膻腥味、怪味,为菜肴提香。在烹饪中可与豆蔻同用或代用。

??豆蔻的叶子,在四川、贵州很多地方被用来包黄粑,有一种特别的香味,和豆蔻花的味道一样。

排版:徐震菲

图文:网络(侵删)

                







































白癜风初期症状
白癜风的治疗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doukoua.com/rdkry/5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