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药师专业实践能力中药调剂学第
中药调剂学——第十一单元 中药品质变异 影响中药品质变异的因素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1.中药的含水量 水分与虫害——枸杞子 水分与霉变——霉菌新陈代谢在水的作用下 水分与潮解——大青盐、柿霜 水分软化——含亲水集团的动物胶质阿胶、龟板胶、鹿角胶 水分与风化——玄明粉 水分与走味——芳香、苦味、水溶性 水分与其他质变——过于干燥,干裂、脆化、变形 中药水分测试方法:烘干法、甲苯法、红外线干燥法、电阻法、中药水分测定仪速测法 中药水分的平衡与安全 Ⅰ.水分的平衡 吸湿和散湿能力水蒸气层 Ⅱ.水分的安全 中药的安全水分:在一定条件下,能使其安全储存,质量不发生其他异变的临界含水量 北方地区30℃,红枣12%-17%,党参11%-16%,麦冬为11%-15%。中成药蜜丸11%-15%,水丸6%-9%,片剂4.5%-6%。 2.中药的化学成分及对中药贮存的影响 生物碱类:干燥方法不适宜,含量降低;与空气和日光,氧化分解而变质;避光贮藏。 苷类:55℃~60℃干燥,避免酶分解。 鞣质类:在空气与日光中,渐渐变成棕黑色;在碱性溶液易氧化变色;遇铁盐变成黑色。 油脂类:光线、温度、水分、杂质等加速酸败。 挥发油类:密闭、凉爽避光、不宜紧密、重压;常较低温度干燥(35℃以下);某些含挥发油具有杀虫、杀菌(丁香)。 植物色素类:花色素酸红、碱蓝、中紫;与金属盐类变蓝以至黑色,沉淀;加热分解、褪色;日光和空气氧。 中药变质的环境因素 1.温度 5℃~20℃,药材成分稳定,利于贮藏;34℃以上,杏仁、桃仁、柏子仁走油;薄荷、荆芥、肉桂、丁香芳香气味降低;天冬、玄参、党参含糖质较多软化;动物胶、植物树脂、干浸膏、蜜丸发软粘连或熔化;30℃左右,利于害虫霉菌的生产繁殖;0℃以下,鲜活中药,鲜姜、鲜石斛水分结冰。 2.湿度 一般药物含水量10%~15%左右。 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上,糖质多的中药,糖人参及蜜制品吸潮发霉虫蛀。盐附子与芒硝会潮解溶化。 空气相对湿度60%以下,胆矾、芒硝易风化;叶、花、胶干裂发脆,蜜丸剂类失润发硬。 3.空气 氧气和臭氧,大黄、白芍、黄精的变色。大多霉菌属于好氧型微生物。 加入二氧化碳浓度达到20%杀死霉菌50%-70%,80%~90%全部杀灭。 4.日光 氧化、分解、聚合等光化反应,油脂的酸败、苷类及维生素的分解、色素破坏。 紫外线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5.霉菌和害虫 霉变 霉菌适宜20℃-35℃、湿度(相对湿度75%以上或含水量超过15%) 曲霉、青霉、毛霉、根霉、枝孢霉、木霉、拟青霉和头孢霉 原因: 预防中药霉变的措施 虫蛀 常见的中药害虫 “仓虫”:在贮藏保管过程中危害仓库中药的昆虫。 谷象、米象、大谷盗、赤拟谷盗、药谷盗、锯谷盗、日本标本虫、烟草甲虫、赤毛皮蠹、地中海粉螟、印度谷螟、粉斑螟、粉螨 中药害虫的危害性 害虫的主要来源 原药材在产地收取加工处理不善; 中药在运输中受到污染; 贮藏过程中保管不当; 贮藏中药的包装物或容器本身染有害虫或虫卵; 库房内外的清洁卫生工作不到位。 害虫蛀蚀的防治措施 卫生防治 物理机械防治 热、光、射线等破坏仓库害虫的生理活动和机体结构。 物理方法有高、低温杀虫法、射线杀虫与射线不育法、远红外线与微波杀虫法、充氮降氧杀虫法。 人工机械清除。 化学药剂防治 原则:要针对害虫生活习性,选择抵抗力最弱的幼虫期及 环境温度较高时,不影响药效,对人体无害,对库房等设施安全,使用方便,经济合理。 生物应用防治 天敌、生长调节剂、抑制剂、性引诱剂。 变色 玫瑰花、款冬花、扁豆花、莲须、佛手片等最易变色。 泛油 走油或浸油,指某些含有中药的油质溢于中药表面的现象。 脂肪油、挥发油、黏液质、糖类,常伴随变色变质现象。 植物油脂多——杏仁、桃仁 黏液质(糖分)多——天冬、党参 动物类——刺猬皮、九香虫 易泛油的品种(注意发霉和生虫、变色) 极易:二冬、党参、牛膝、板蓝根、柏子仁、当归、胡桃仁、使君子仁、肉豆蔻、枸杞子、郁李仁、苦杏仁、甜杏仁、桃仁、狗肾、九香虫、刺猬皮、哈士蟆油、壁虎、蝼蛄、蟋蟀、斑蝥虫、牛虻虫、蜈蚣、红娘虫、青娘虫、乌梢蛇、蕲蛇、蛤蚧、水獭肝、鹿筋 较易:太子参、北沙参、天葵子、九节菖蒲、巴戟天、防风、胡黄连、白术、红芽大戟、知母、桔梗、百部、紫菀、独活、锁阳、前胡、肉苁蓉、黄精、川芎、玉竹、云木香、苍术、火麻仁、巴豆、黑芝麻、千金子、榧子、蕤仁、白果、橘核、大风子、枣仁、瓜蒌仁、莱菔子、豆蔻、砂仁、草寇、金樱子、桑椹子、荜澄茄、槐角、全瓜蒌 补充说明:以上两类易泛油中药都易发霉,其中除豆蔻、砂仁、草蔻、千金子、荜澄茄、大风子、巴豆外又都易生虫(火麻仁、蕤仁等带硬壳的不会生虫),枸杞子还易变色。 气味散失 一些中药含有易挥发的成分,因贮藏保管不当而造成挥散损失,使气味发生改变。 原因:挥发油易氧化、分解或自然挥发,包装不严。 易散失气味的中药(樟脑、乳香、没药、苏合油、麝香、冰片、阿魏、龙涎香) 其他变异现象 经典例题 例题 药材储存时能使成分基本稳定的温度范围是( ) A.5~30℃ B.15~20℃ C.5~20℃ D.10~20℃ E.5~35℃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中药对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在常 温下5~20℃,药材成分基本稳定,利于贮藏。 知识点:中药变质的环境因素。 下列容易发生潮解的药材是( ) A.石膏 B.大青盐 C.冰片 D.薄荷脑 E.樟脑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大青盐主要成分氯化钠,易溶于水, 当空气中相对湿度较大时,氯化钠逐渐溶解,发生潮解。 知识点:其他变异现象 贮藏不当,易产生“走油”现象的药材是( ) A.丁香 B.白芷 C.桃仁 D.肉桂 E.厚朴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桃仁富含油脂,在温度和湿度较高时出现油质溢于表面的现象。 知识点:易泛油的品种 小贴士 硇砂 为氯化物类卤砂族矿物卤砂(硇砂)的晶体或人工制成品。硇砂分布于新疆、甘肃、青海等地。具有消积软坚,化腐生肌,祛痰,利尿之功效。常用于癓瘕积聚,噎膈反胃,喉痹肿痛,痈肿,瘰疬,翳障,息肉,赘疣。 治疗白癜风的小偏方有哪些北京中科白殿疯醫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doukoua.com/rdkry/5584.html
- 上一篇文章: ACSCentSci通过酶标
- 下一篇文章: 茶评分享一款有标志性特色的茶来自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