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药肉豆蔻为肉豆蔻科植物的干燥种仁,性辛、苦、温,具有开胃消食,止泻、解酒保肝等功效。长久以来肉豆蔻被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在西方国家亦被作为香料使用。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调查显示,现今全世界每年要消耗近吨肉豆蔻,充分研究其生物活性将有利于扩大肉豆蔻的应用。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天然药物化学前沿交叉团队的杨晓男博士研究发现肉豆蔻可以通过恢复小鼠体内脂类代谢物、提高机体抗氧化水平和降低炎症水平来预防硫代乙酰胺诱导的小鼠肝损伤。采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基因敲除小鼠诱导的肝损伤证实PPARα介导了肉豆蔻的肝保护作用。研究小组还揭示肉豆蔻中的主要成分——肉豆蔻木脂素对肝损伤具有类似的保护作用。该项研究主要是在NSFC-NIH的联合资助下,与北京大学的杨秀伟教授、美国NIH的FrankJ.Gonzalez研究员共同完成的,这个发现拓宽了对肉豆蔻活性的认识。上述成果以“PPARαMediatestheHepatoprotectiveEffectsofNutmeg”发表在JournalofProteomeResearch(,17,-)杂志上,并于被美国化学会(ACS)选择以“Nutmeg’shiddenpower:Helpingtheliver”为主题发表在年5月的新闻周刊上。

肉豆蔻木脂素(MRL)的代谢谱

(来源: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另外,天然药物化学前沿交叉团队的杨晓男博士和吕倩倩硕士还开展了肉豆蔻中两种特征性、活性成分肉豆蔻木脂素(MRL)和去氢二异丁香酚(DDIE)的代谢研究。采用基于UPLC-ESI-QTOFMS的代谢组学方法,鉴定了23种MRL的代谢产物,其中19种是新鉴定的代谢产物。研究还发现,羟基化和去甲基化是MRL的主要代谢途径,CYP3A4和CYP3A5是参与MRL代谢的主要酶(RSCAdvances,DOI:10./C7RAG)。而去甲基化和开环反应是DDIE代谢的主要途径,CYP1A1是有助于DDIE代谢物形成的主要酶。研究还发现,在DDIE暴露后,小鼠尿液中的两种内源性代谢物:2,8-二羟基喹啉及其葡萄糖苷酸结合物的含量显著升高,表明DDIE对肠道微生物菌群的调节作用(JournalofPharmaceuticalandBiomedicalAnalysis,,-)。以上研究揭示了肉豆蔻中两种代表性活性成分的代谢谱,有助于了解8-O-4′型及苯并呋喃型新木脂素的代谢特征和成药性,为进一步发现肉豆蔻中的先导化合物奠定基础。

以上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YFC)、中组部千人计划以及云南省博士后科研基金等项目资助。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邮箱:editor

chembeango.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正规
北京什么时候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doukoua.com/rdkry/3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