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香料上
要说香料,首先我们要明确,欧洲人缺少香料但不是没有,并不是所有香料都是奢侈品。原产于西方的香料,比如芫荽(地中海)、孜然(埃及)、藏红花(希腊)等香料就不需要费力从东方进口。中世纪欧洲所渴求的香料主要有几样。一、黑胡椒。当时黑胡椒只产于印度马拉巴尔海岸,是从中世纪开始贸易额最大的香料,白胡椒和绿胡椒是它的亲戚。二、丁香。当时只产于摩鹿加群岛,据说在古代中国被当作口香糖。三、肉豆蔻。肉豆蔻仁和肉豆蔻皮,与丁香一样原产于摩鹿加群岛。四、桂皮。当时只产于斯里兰卡西部和西南部,形状卷曲如纸。容易与桂皮混淆的是原产于中国的山扁豆肉桂:皮红,较粗糙,质量略逊于桂皮。近代西方所售大多为这一种。五、生姜。原产于中国和印度。历史常常被写的易于接受,香料就是一个例子。18世纪初的一些学者有个解释,中世纪的欧洲人一直为他们所吃的变质有味的肉所困扰,香料的作用就是去遮掩那些味道。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由于没有冷冻设备,肉和鱼往往容易腐烂变。特别是夏天,猎人出山需要不少时间,为了应付这种情况,香料的确是一剂良药。但这种说法有缺陷。首先,并不是中世纪时吃的肉和鱼都是腐败的,欧洲人也有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生活方式,中世纪吃的许多食物可能比我们今天吃的冷鲜货还要新鲜。其次,食物腐败是穷人更关心的事,但是他们根本不会有钱买香料。有能力享用香料的人对于食物成分的腐败并不关心,因为这些人的经济实力也不至于吃腐肉。另外,胡椒所含的胡椒碱虽然有一定杀菌作用,但是作为香料使用的胡椒所含胡椒碱浓度很低,影响力微乎其微。就好比柳树皮可以退烧、止痛,能起到奎宁的部分作用。但真遇上疟疾,柳树皮只是聊胜于无的存在,还是老老实实用奎宁救命吧。最关键的是,中世纪欧洲人除了风干肉、腊肉和腌肉,和东方人一样也不会去吃存放太久的生肉。在中世纪的欧洲,大多数人处于有些吃不饱的水平。大部分农民的生活状态是维持生存,赖以度日的主要食物是白菜、豆类、萝卜、葱、麦芽酒和面包,肉则很少。所以在讨论中世纪对香料的需求时,应该把重点放到当时贵族的需求上。(为啥一说贵族小编就想起了这几位?) 推荐阅读: 中世纪——骑士世纪(上) 中世纪——骑士世纪(中) 中世纪——骑士世纪(下) 奇葩的职责初夜权(上) 奇葩的制度初夜权(中) 奇葩的职责初夜权(下) 迷恋中世纪的德国人(上) 迷恋中世纪的德国人(下) 中世纪的面包(上) 中世纪的面包(下) 中世纪的肉食和调料 携手开通快捷保险平台,购买“申根之王”等多款优质产品,开启无忧假期,识别以下专科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白殿疯病北京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doukoua.com/rdkry/1718.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老年人最需要的8款澳洲保健品
- 下一篇文章: 基础护理篇1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