炖肉时一定要放的一味中药,让肉好吃又养生
炖肉时一定放的这种中药叫“豆蔻”,它不仅能使肉的味道更好,还因为它能温中祛湿,肉类的脂肪和蛋白质都含量很高,豆蔻能减少肉食引发的生湿问题。 豆蔻果和豆蔻 豆蔻有白豆蔻、草豆蔻、肉豆蔻之分,它们都有芳香之气,都可以燥湿行气,如果细分的话,草豆蔻重在温胃止呕,白豆蔻重于开胃消食,肉豆蔻重在涩肠止泻,如果放在汤药中,每种的用量一般在10克左右,分别针对因为湿邪内阻引起的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大便溏泻,夏天中暑引起的消化道症状,“胃肠型感冒”时的发烧兼上吐下泻,什么东西都不想吃,胃像呆住了一样,这个时候,豆蔻每每会被用到。 炖肉的时候,花椒大料这样的作料一般都和肉一起炖煮,为的是去除肉类的膻味儿,豆蔻如果用的话,最好不要炖煮时间过长,因为它的药用成分是挥发油,久炖之后会损失,所以最好在肉五成熟时再放入,味道和药效都保全了。 我们用来炖肉的作料,诸如花椒大料干姜香叶肉桂胡椒豆蔻等等,性质都是偏温的,而且很多是中药,多是入脾胃经的,将它们放在肉类的烹制中,是合乎生理的。 为什么呢?因为肉类的消化是需要身体付出成本远比消化粮食要多得多,过食肉类最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而这些入脾胃经的,温性的药物或者食物,可以分担消化的负担,等于给参与消化的组织细胞增加能量,使肉类尽快消化掉。 如果消化太慢,停留在体内,先是造成食积,之后就要转化为“湿”,日久天长甚至可以变成湿重的体质。湿重体质有哪些表现?不仅胖,而且外表看上去都不清爽,正好和了湿邪的粘滞特点,这也是中医说的过食“肥甘厚味”的后果。 不吃肉显然不可能,少吃肉也未必能做到,那就在作料上下下功夫吧!如果你已经舌苔很腻很厚,还是止不住馋瘾,那就多放点豆蔻吧,药店里就可以买到,2斤肉10克豆蔻的配比,而且吃肉时尽量别与冷饮同时,因为消化肉类的生物酶,要到食物捂热到与体温相等的36度时才启动,饮冷为伴的肉类,只能再次增加消化肉类时的身体耗能。 END 暖宫调经,化瘀养颜。 甄选温热药材,取艾叶为绒,增温散之性;以干姜为粉,尽温守之能。 暖宫调经,改善“血瘀”体质,告别宫寒、黑眼圈、肤色晦暗等女性健康问题。 往期精华 1.总是胃凉肚子凉的人,该吃点什么改善? 2.“乾隆白菜”:冬季离不了的养生菜! 3.今日“小雪”:冬季养生,保暖的同时更要清热 4.为什么人一定要吃补药?“生物进化论”给出了进补的理由 5.葛根宜常吃,不为丰胸,而是为这三个常见病!(上) 如有健康疑问,可点击这里向我咨询 点击 阅读原文 获得更多养生好物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doukoua.com/rdkry/1208.html
- 上一篇文章: 常见香辛料用量
- 下一篇文章: 药师考点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高频考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