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涩肠固脱剂

涩肠固脱剂,适用于泻痢日久不止,脾肾虚寒,以致大便滑脱不禁的病证。代表方如真人养脏汤、四神丸等。

真人养脏汤(原名纯阳真人养脏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人参 当归去芦 白术焙,各六钱(各6g) 肉豆蔻面裹,煨,半两(8g) 肉桂去粗皮 甘草炙,各八钱(各6g) 白芍药一两六钱(12g) 木香不见火,一两四钱(g) 诃子去核,一两二钱(9g) 罂粟壳去蒂萼,蜜炙,三两六钱(9g)

上锉为粗末。每服二大钱(6g),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温服。忌酒、面、生、冷、鱼腥、油腻(现代用法:水煎服)。

涩肠固脱,温补脾肾。

久泻久痢、脾肾虚寒证。大便滑脱不禁,甚则脱肛坠下,腹痛喜温喜按,或下痢赤白,或便脓血,里急后重,日夜无度,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沉迟细。

本证因泻痢日久,伤及脾肾而致。脾主运化,需赖肾阳之温煦。如泻痢日久,损伤脾肾,脾阳虚则中气下陷,肾阳虚则关门不固,故见久泻久痢而滑脱不禁,甚或脱肛不收;脾肾阳虚,虚寒内生,寒邪凝滞,故腹痛喜温喜按;脾虚运化不及,则食少神疲;舌淡苔白,脉沉细,皆为脾肾虚寒之象。脾肾虚寒导致久泻、久痢,泻痢日久则进而加重脾肾虚寒,两者互为因果。病虽以脾肾虚寒为本,但已出现久泻久痢、滑脱,故治宜涩肠固脱为主,配以温补脾肾之法。

方中重用罂粟壳涩肠固脱止泻,为君药。诃子苦酸温涩,功专涩肠止泻;肉豆蔻温中散寒,涩肠止泻,共为臣药,助君药以增强涩肠固脱止泻之功。君臣相配,体现“急则治标”之法。肉桂温肾暖脾,兼散阴寒;泻痢日久,气血亏虚,故用人参、白术益气健脾,当归、白芍养血和营,共治其本,其中白芍又治下痢腹痛;为防补涩太过导致气滞,配木香醒脾导滞、行气止痛,使补而不滞。以上药物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合白芍又能缓急止痛,是为佐使药。诸药合用,补涩结合,标本兼治,使滑脱得固,脏腑得养,故名“养脏”。

涩温相伍,涩中寓补,以涩为主;补中有行,重在补脾。

本方为治泻痢日久,脾肾虚寒之常用方。以大便滑脱不禁,腹痛喜温喜按,食少神疲,舌淡苔白,脉迟细为辨证要点。原书注曰:“如脏腑滑泄夜起久不瘥者,可加炮附子三四片煎服。”可资临证参佐。

下痢日久,赤白已尽,虚寒脱肛者,此方主之。甘可以补虚,故用人参、白术、甘草;温可以养脏,故用肉桂、豆蔻、木香;酸可以收敛,故用芍药;涩可以固脱,故用粟壳、诃子。是方也,但可以治虚寒气弱之脱肛耳。若大便燥结,努力脱肛者,则属热而非寒矣,此方不中与也,与者则病益甚。(吴崑《医方考》卷二)

有银商,夏得痢疾,医家以为火,用承气汤下之,逐日下数十次。又一医以为虚,补之,痢下止而胸满腹胀,委顿不起,又十余日医药罔效。余随而往视,屋中臭不可近,急命弃置他处,见其合眼朦胧,转侧之,并不知矣。提腕而诊之,俱微弱沉细,然至数匀称,惟右关独大,按之搏指。乃曰:此病因食积致痢,初医下其火,未去其食也。此时必肚腹膨胀,醒时见食作呕,病虽危,不惟不即死,并可生也。其表兄曰:果尔,请治之。乃以平胃散加神曲、麦芽等类进之,至夜解下秽物极多,腹平而知人矣。越日视之,脉小而气虚。因以真人养脏汤固其痢,三剂而痢止,略进食矣。因继以人参养荣丸,半月而健。(《醉花窗医案》)

真人养脏诃粟壳,肉蔻当归桂木香,

术芍参甘为涩剂,脱肛久痢早煎尝。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在哪里如何治疗
白癜风好治疗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doukoua.com/rdkzz/3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