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唐代以前,不能用豆蔻年华来形容女
古代文人,总喜欢附庸风雅,搞一些别称出来。 这些别称,有时候如果你不知道背后的意义,很难猜得到其含义。 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古人对女子的别称都有哪些。 你也许会发现,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的讲究呢! 比如:为何唐代以前,不能用“豆蔻年华”来形容女子? 1.黄口小儿vs垂髫之年 呃~~~,这两个词语基本都是形容十岁以下的小孩子。 大家知道,熊孩子们,大多数都是调皮捣蛋的,说起话来也是口无遮拦。 “黄口小儿”有时候不光是指小孩子,大人们有时候吵架, 也常常用这个词来互相问候对方~~~ 相比而言,“垂髫之年”这个词就好听多了。 古时候的儿童,头发都还没有束起来,自然的垂在身上, 所以叫做“垂髫之年”! 2.金钗之年 十二岁的女孩儿,基本上已经有了爱美之心了。 如果头发还乱乱的垂在身上,自然影响形象。 她们会把自己的头发梳理一下,用钗子装饰。 只不过,不是每个女子,都能拥有“金钗”的…… 3.豆蔻年华 “豆蔻年华”的典故,来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七言绝句《赠别》: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所以,在唐代以前,你是找不到用“豆蔻年华”来形容女子的词句的。 这首诗,是杜牧写给一位十三岁的风尘女子:张好好的。 其意取:豆蔻嫩芽,含苞待放之境。 后来的人们就常常用“豆蔻年华”来代指十三岁的女孩了! 点击4.及笄之年 古代女子十五岁便可以婚配了。 此时她们会把自己的头发梳拢,然后挽成一个髻,用一种叫做“笄”的首饰来装饰。 这就表示,她已经成年了! 5.二八年华 很多人刚听到“二八年华”,还以为是二十八岁呢! 其实“二八”指两个八相加,等于十六的意思。 十六岁的女子还有其他的别称,比如“碧玉年华”、“破瓜年华”等等。 指的是已经完全成熟,已为人妇了。 6.桃李年华 二十岁应该是女子一个很好的年纪。 已褪去了年少的青涩,如桃李之花,满树盛放。 同时又涉世未深,将自己的美丽毫无顾忌的展示出来。 “桃李年华”,听起来,就是一种艳丽动人的盎然姿态。 以上,就是一些古代不同年龄段女子的别称。 笔者认为:这些都是老黄历了! 现今价值观,已与古人相去十万八千里。 只要心态永远保持年轻、善良, 不管什么年纪,你都处在最美的年华。 正所谓“相由心生”! 美,无关年龄,无关容貌,但求心善、心美! 信息纷扰,不如学点知识!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doukoua.com/rdkzz/12029.html
- 上一篇文章: 二神丸四神丸六神丸中医里的神药都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