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之文化传统常考点大汇总,不见不散
下教资笔试时间:10月30日,中间还有,满打满算,小可爱们的备考时间已严重不足。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大家完成这次考试呐?有不少小可爱准备“临时抱佛脚”,突击一下,那就看过来,全国开售,讲至考前,人手一份科目一+科目二共8套,9月25日起开始发货,10月18日开讲,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教资考试临近 分值占比多的知识点,你掌握了吗? 没思路不怕,咱们优先解决分值高的知识点 点击下方↓↓↓按钮 锁定9月22日19点直播 综合素质是教师资格考试中的科目一。其中文化传统是综合素质考试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对于文化传统的考查主要包括了: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一定的科学常识,熟悉常见的科普读物,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一定的艺术鉴赏知识;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并能有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等。因此在备考此知识点的复杂度就是知识范围较广,多部分同学会感到无从下手进行备考。今天,我们帮助同学们整理一下主要的文化传统知识以及备考技巧:二十四节气 春季:立春、雨水(正月);惊蛰、春分(二月);清明、谷雨(三月);夏季:立夏、小满(四月);芒种、夏至(五月);小暑、大暑(六月);秋季:立秋、处暑(七月);白露、秋分(八月);寒露、霜降(九月);冬季:立冬、小雪(十月);大雪、冬至(十一月);小寒、大寒(十二月)。节气命名:“立”表示一年四季中每一个季节的开始,春夏秋冬四个“立”,表示了四个节气的开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为“四立”。“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至”是意极、最的意思。夏至、冬至合称为“二至”,表示夏天和冬天的极致。夏至北半球白昼最长。冬至北半球白昼最短。“分”在这里表示平分的意思。春分、秋分合称为“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备考时特别要注意节气的名称对应的季节,同学们可以通过二十四节气歌进行识记: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干支纪年 (二)干支纪年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以干支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因插花相配,首个组合为甲子,故称花甲子,省称花甲。:备考时要注意给出一个干支纪年可以推出其他的干支纪年。例如甲午战争发生于年,按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那么年称为乙未年。年龄称谓 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女孩7岁-髫年;男孩8岁-始龀、龆年;幼年泛称-总角,幼年朋友称总角之交;10岁以下-黄口;12岁(女)-金钗之年;13、14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20岁(女)-桃李年华;20岁(男)-弱冠;30岁(女)-半老徐娘;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50岁—知非之年、知命之年、年逾半百、艾服之年、大衍之年;60岁-花甲之年、平头甲子、耳顺之年、还历之年、杖乡之年;70岁-古稀之年、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悬车之年;80岁-杖朝之年;80-90岁-耄耋之年;岁-期颐之年岁—花甲重开岁—古稀双庆77谓之喜寿,88谓之米寿,99谓之白寿,谓之茶寿。:备考时要注意各个年龄的一些特殊称谓。特别是10岁、30岁及50岁等注意识记。中国传统节日 :备考时要注意熟记并区别各个节日活动。尤其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元宵及重阳节在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考生一定要格外小心,并留意与其节日相关的诗句。接下来,我们做两道练习题进行实战练习。二十四节气是一年中地球绕太阳运行到二十四个规定位置上的日期,各节气分别冠以反映自然气候特点的名称,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指导农事活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二十四节气的是()。A.清明谷雨B.立夏小满C.中秋重阳D.冬至小寒C。解析:本题考查二十四节气。C选项是中国传统节日,不属于二十四节气。故此题选择C。古诗“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中,“元夜”所指的传统节日是()。A.元旦B.元宵C.端午D.中秋B。解析:本题考查传统节日。“元夜”是指元宵节。故此题选择B。考点聚焦精品课 思维导图、重难点、写作、模考通通有 50+课时备考干货,只要1分钱 1分钱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我们大家一起来约课哟! (长按上图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doukoua.com/rdkzz/10976.html
- 上一篇文章: 年11月1日各大药市药材价格行情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