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理中丸,有人不知怎么用,有人吃了上火
阳气不足的人,身上没劲,嘴巴没味,还怕冷,畏寒,容易腹痛腹胀,一喝凉水就肚子不舒服,经常拉肚子,大便清稀不成型。 这其实是脾胃里有寒气,阳气虚弱,所以治疗脾胃病,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怎么补阳气,让脾胃暖起来。有一个中成药我曾经介绍过,治疗脾胃虚寒有奇效,那就是附子理中丸。 具体怎么用,今天借一个案例讲一讲。 之前接诊过一位病人,有十二指肠溃疡史,还做过胆总管结石手术,胆囊切除术。 现在的问题是,他总觉得自己的胃里隐隐作痛,有种又胀又满的感觉,吃饭没滋没味,也不敢多吃,这种情况持续1年多了。 患者脸色发黄,眼睛也发黄,平常很怕冷,手脚凉,也不能吃凉的,一吃就拉肚子,吃一次一天能拉两三回。 触诊时发现,他脐上1寸胃脘部有硬结及悸动,且他舌头发青胖大,两边有齿痕,苔少,脉弦细无力。 我辨证为脾胃虚寒型心下痞。 他的症状其实很明显,平常不能吃凉的,手脚发凉,怕冷,这都是体内有寒的表现;胃脘有硬结和反跳,这是脾胃里气机堵滞导致的心下痞症状。治疗时以附子理中汤为基础,为他开方:炮附片(先煎)、干姜、人参、炒白术、炙甘草、茵陈、虎杖、延胡索、木香、砂仁(后下)、肉豆蔻、吴茱萸、大枣。 附子、人参、干姜、白术、甘草,这是附子理中汤的成分,主要用来温中健脾,散去寒邪; 因他面目发黄,加茵陈、虎杖祛湿退黄;再加木香、延胡索散寒止痛;砂仁、肉豆蔻、吴茱萸散寒温脾,助阳止泻。 患者服用7剂,面目黄减轻,胃痛减轻,吃饭好了点,脉象较之前也更有力,但大便依然不成型。 原方附片加量,又加补骨脂、泽泻,增强温脾止泻的功效。 患者又服7剂,再来时说手脚发凉减轻了,只有前脚掌有时仍然觉得凉,偶尔有些反酸,食欲好转了很多,胃痛明显减轻。 原方去虎杖,加海螵蛸、官桂、桂枝制酸止痛,温阳散寒,也是7剂。 这回吃完,患者说胃不痛了,手脚也不凉了,吃饭排便都没问题,所有症状都没了,只有偶尔会觉得腹部不适,但也不是很明显。 这种情况就不用喝药了,我让他买点附子理中丸的中成药,喝上3个月善后,嘱咐他不喝牛奶,不吃凉的,慢慢养着就好了。如果你的情况和他类似,不妨在辩证之后试试附子理中丸,效果很不错。 我是中医张西洁,专注肝胆脾胃相关疾病的治疗与研究,希望今天的分享对你有帮助。 之后我会继续分享我的经验和思路,给大家多一条途径,去了解中医眼中的人体和疾病,感受中医智慧。 我也会竭尽全力去帮助每一位患者,时刻践行我治病救人的初衷。#中医健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doukoua.com/rdkry/13307.html
- 上一篇文章: 分享5款不重样豆浆,都是五谷杂粮营养搭配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