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26第十九章消食剂
白芷酊治白癜风效果好不好 http://m.39.net/pf/a_4447663.html 1 段落格式 药剂学第十九章消食剂 :凡以消食药为主构成,具备消食运脾、化积导滞等效用,诊疗各样食积证的药剂,统称消食剂。属于“八法”中“消法”的领域。 :凡由气、血、痰、湿、食、虫等壅滞而成的积滞痞块,都可用之。 : a.食积易阻气机,又易生湿化热,故常配伍理气、化湿、清热之品; b.若积滞不成,致使大便不通或痢下赤白,又须配伍泻下通腑药以进攻导滞; c.脾胃亏弱,食积内停之证,常采用消食药配伍健脾益气药; d.若赤子药由虫积疳疾而至,需实用驱虫药。 :分为消食化滞剂和健脾消食剂两类 : a.消食剂,即使效用较暖和,但仍属克削或攻伐之剂,应中病即止,不宜永恒服用,且多用丸剂,取其渐消缓散; b.若过用攻伐之品,则浩气更易受损,而病反不除; c.纯虚无实者则当禁用。 第一节消食化滞剂 1 保和丸☆《丹溪心法》 保和神曲与山查,苓夏陈翘菔子加; 炊饼为丸白汤下,消食和胃效堪夸。 [.45/;.99/;.] *保和丸,治总共食积。 山查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 丸剂,食远白汤下。 →消食化滞,理气和胃。 →食积证。 *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恶食呕逆,或大便泄泻,舌苔腻,脉滑。 *君:山查—消总共食积,尤善消肉积; *臣:神曲—消食健脾,尤善消酒积; 莱菔子—下气消食,尤善消谷面之积; *佐:半夏、陈皮—行气和胃止呕; 茯苓—健脾渗湿止泻; 连翘—清热散结。 *食积较重者→+枳实、槟榔; *苔黄脉数者→+黄连、黄芩; *大便秘结者→+大黄; *兼脾虚者→*白术。 *本方属治标之剂,故不宜久服。 山查: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止痛]。 莱服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止咳平喘]。 神曲:消食和胃;解表退热。 2 木香槟榔丸☆《儒门事亲》 木香槟榔青陈皮,黄柏黄连莪术齐; 大黄牵牛兼香附,泻痢后重热滞宜。 [.50;.99/] 木香槟榔青皮陈皮莪术黄连黄柏香附大黄牵牛子。 →行气导滞,攻积泄热。 →积滞内停,湿蕴生热证[痢疾;食积]。 *脘腹痞满胀痛,或赤白痢疾,里急后重,或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沉实。 *通因通用。 青皮,陈皮同用;连柏同用;木香,香附同用。 食积+热+湿[大黄+牵牛子,泻下力强,祛湿热较弱]。 *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止血[炭]。 *牵牛子: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槟榔: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 *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3 枳实导滞丸☆《表里伤辨惑沦》 枳实导滞君大黄,芩连曲术茯苓襄; 泽泻蒸饼糊丸服,湿热积滞力能攘。 [.50;.] *治伤湿热之物,不得施化而做痞满,闷乱担心。 大黄枳实神曲茯苓黄芩黄连白术泽泻。 →消食导滞,清热祛湿。 →湿热食积证。 *脘腹胀痛,大便秘结,或下痢泄泻,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沉有力。 *君:大黄—攻积泻热; *臣:枳实—行气化滞,助大黄攻积,又解气滞之腹满痞痛; 神曲—消食健脾; *佐:黄连、黄芩—清热燥湿,厚肠止痢; 茯苓、泽泻—甘淡渗湿,湿热从小便去; 白术—健脾燥湿,助苓泽祛湿,并防药伤正。 泽泻有意→利小便,实大便。 *消下与清利并用,以占领湿热积滞为主,两全浩气。 食积+热+湿[此方泻下弱于木香槟榔丸,清热祛湿较强]。 4 鳖甲煎丸☆[新]《金匮要略》 鳖甲煎丸疟母方,蟅虫鼠妇及蜣螂; 蜂巢石苇人参射,桂朴紫葳丹芍姜; 瞿麦柴芩胶半夏,桃仁葶苈和硝黄; 疟缠日久胁下硬,癥消积化保健康。 *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癥瘕,名曰虐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 鳖甲乌扇黄芩鼠妇干姜大黄桂枝石韦厚朴紫葳阿胶柴胡蜣螂芍药 牡丹皮蟅虫蜂窠赤硝桃仁瞿麦人各半夏葶苈。 →软坚散结,行气活血,祛湿化痰。 →疟疾日久不愈,胁下痞硬,结成疟母。 *癥块积于胁下,推之不移,腹痛,肌肉羸弱,饮食裁减,时有寒热,女子闭经等。 *寒热并用,攻补兼施,气血津液同治。 *疟母必著于左胁,肝邪必结肝部也。 5 海藻玉壶汤☆[新]《外科正统》 海藻玉壶带昆布,青陈二皮翘贝母; 独活甘草夏归芎,消瘿散结效可睹。 *治瘿瘤初起,或肿或硬,或赤或不赤,但未破者服。 海藻贝母陈皮昆布青皮川芎当归连翘半夏甘草独活海带。 →化痰软坚,理气散结,滋阴泻火。 →瘿瘤初起,或肿或硬,或赤或不赤,但未破者。 *化痰软坚消瘿为主,行气调血为辅,使痰消气除,气血通达而瘿瘤渐消。 *青皮橘皮同用。 6 消瘰丸☆[新]《医学心悟》 消瘰牡蛎贝玄参,散结消痰并滋阴; 肝肾素亏痰火盛,临证加减细酌斟。 *此方奇效,治愈者不成胜计,予亦刻方谱送矣。 玄参牡蛎贝母。 →滋阴清热,化痰散结。 →痰核瘰疬。 *颈项结核,累累如珠,久不用散,不红不热,按之不痛,或伴随潮热冷汗,舌质红,脉弦滑或弦细。 *清热化痰、软坚散结为主,滋阴降火、平抑肝气为辅。 第二节健脾消食剂 7 枳术丸☆《表里伤辨惑论》 枳术丸用荷煮饭,术倍枳实补力专。 白术枳实荷叶。 上同为极细末,荷叶裹煮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不拘时刻。 →健脾消痞。 →脾虚气滞,饮食停聚。 *胸脘痞满,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弱。 *君:白术—健脾; *臣:枳实—行气消痞。 *白术量重于枳实,补大于消,且为丸剂,效用更缓,实用于脾虚气滞停食之证。 *枳术汤[金匮要略]→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做,枳术汤主之。 脾虚+气滞+食。 8 健脾丸☆《证治原则》 健脾参苓术草陈,肉蔻香结合砂仁; 山查山药曲麦炒,消补兼施不伤正。 [./;.48;.;.99/;.49;.99/] *治一应脾胃不和,饮食劳倦 白术木香黄连甘草白茯苓人参神曲陈皮砂仁麦芽山查山药肉豆蔻。 上共为细末,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空腹折,一日两次,米汤下。 →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脾虚食积证。 *食少难消,脘腹痞满,大便溏薄,疲倦乏力,苔腻微黄,脉亏弱。 *君:人参、白术、茯苓—补气健脾运湿; *臣:山查、神曲、麦芽—消食和胃除积; *佐使:砂仁、肉蔻、山药—健脾止泻; 木香、陈皮—理气开胃,醒脾化湿; 甘草—补中益气,融合诸药。 *湿甚者→+车前子、泽泻→利水渗湿; *兼寒者→-黄连,+干姜→温中散寒; *本方为消补兼施之剂,食积内停,脾胃不虚之实证不宜运用。 *消补兼施,消不伤正,补而不滞,补重于消。 脾胃不和+食积+泻。 麦芽:[生麦芽善于]疏肝行气;[炒麦芽善于]行气消食回乳;[焦麦芽善于]健脾和胃。 神曲:消食和胃;解表退热。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含有茯苓的药剂:五苓散;真武汤;猪苓汤;苓桂术甘汤。 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9 葛花解酲汤☆《表里伤辨惑沦》 葛花解酲泽二苓,砂蔻青陈木香并; 姜曲参术温健脾,分消湿热酒积灵。 *夫酒者,大热有毒,气息俱阳,乃无形之物也,若伤之,止当散发,汗出则愈矣,此最妙法也。其次莫如小便,两者乃高低分消其湿,何酒病之有?今之酒病者,不时服酒癥丸大热之热之药下之,又有效牵牛大黄下之者,是无形灵魂受病,反下有形阴血,乖误甚矣。酒性大热,已伤灵魂,而复重泻之,况亦损肾水真阴,及有形阴血俱为不够,如斯则阴血愈虚,真水愈弱,阳毒之热大旺,反增其阴火,是谓灵魂灭绝,七神无依,折人龟龄。否则则虚损之病成矣,《金匮要略》云:酒疸下之,久久为黑疸,慎不成犯此戒,不若令高低分消其湿,葛花解酲汤主之。 木香人参猪苓白茯苓橘皮白术干生姜神曲泽泻青皮砂仁白豆蔻葛花。 →分消湿热,温中健脾。 →喝酒过分。 *昏迷吐逆,胸膈痞闷,食少体倦,小便不利,大便泄泻,舌苔腻,脉滑。 *发汗和利水并行,以分消酒湿; *消食理气和补气健脾同用,以邪正煎顾。 湿+热+脾虚寒。 ——体例来自《中综知要》—— ·END· 客服与社群 保举赏玩 编纂 竹亦友 排版 竹亦友 起原 青竹医考 °版权归原做家悉数,转载请说明来历,感谢。 投稿邮箱:yk qingzhuzhongyi.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doukoua.com/rdkry/11681.html
- 上一篇文章: 最精油精油的九大类型有图有真像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