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
导读 脾阴学说来源于《黄帝内经》“脾藏营”,后世医家加以发挥,但当代学者论述较少。国家级名老中医尉中民教授临床根据《黄帝内经》脾阴思想治疗疾病,认为但凡腹满、纳差、舌质红者都可归至脾阴虚范畴,根据阴亏及虚火程度,治以甘寒、酸甘之法,并少佐升清,健脾气之品,以顺脾生发之性。常用药物有:山药、薏苡仁、扁豆、石斛、麦冬、沙参、玉竹、粳米、白术等。治法诸如益脾阴,肝脾同调,舒肝气,养肝血同时益脾阴;养心健脾,补心气,滋心阴同时益脾阴;培土生金,健肺气,润肺阴同时益脾阴;养先后天,脾肾同补。五脏生克制化,百病注重脾阴,运脾滋脾,效果显著。(策划编辑/秦丹责任编辑/冯欣宇) 4养先后天 《素问·五脏生成论》曰“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黄帝内经》根据五行理论,认为脾肾相关。《金匮要略·虚劳病脉证并治》篇提出调补脾肾,甘温扶阳治法,奠定脾肾双补基础。南宋许叔微在《普济本事方·二神丸条》指出,“肾气怯弱,真元衰劣,自是不能消化饮食,譬如鼎釜之中,置诸米谷,下无不利,维终日米不熟,其何能化?”将肾火与脾胃联系,进一步阐述脾肾相关。脾肾,一为后天,一为先天,相互为用,临床可养后天益先天,也可补先天促后天。尉中民教授认为,脾非先天之气不能化,肾非后天之气不能生,补脾,“饮食之精,只能下注于肾”,肾气壮,丹田之火经上蒸脾土,脾土温和,中焦自治,膈能开食矣。 病案四:患者,女,44岁。年11月来诊,诉胃部、背部及腰冰冷感几年,疲乏,近日加重。 刻下症:晨起便溏,今年骨折4次,医院诊断为“骨质疏松”,患者舌质红,苔薄白,脉缓。肾主骨生髓,腰为“肾之府”,肾阳亏虚则五更泻,腰凉,泻多则疲乏无力。 中医诊断:五更泻(脾肾虚衰),治则:滋补肾阳,养脾肾阴。 处方:制附片先煎6g、苍术10g、白术10g、干姜10g、炙甘草10g、补骨脂10g、肉豆蔻10g、杜仲12g、鹿角胶10g、龟板胶10g、炒谷芽15g、炒麦芽15g、山药30g、扁豆30g,共7剂,水煎服,每天1剂,早晚2次分服。7剂后复诊,腹泻好转,原方减鹿角胶、龟板胶,防滋腻以碍中州运化,附子减为5g,继服14剂,后来诊,腹泻消失。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脾胃虚寒泻痢者多用理中汤主之,患者有五更泻表现,已牵及下焦肾阳,宜加少量附子温肾固脱,二神丸(补骨脂、肉豆蔻)温肾涩肠;续断、杜仲强腰膝;常年腹泻,舌质红,可知脾肾阴伤,加少许鹿角胶、龟板胶滋脾肾阴;山药、扁豆补脾肾止泻;炒谷麦芽健脾和胃。鉴于“脾肾相关”理论,尉中民教授在治疗肾系疾病时,多顾及脾胃,如有腹泻,疲乏,舌质红时,加山药、扁豆、黄精、鹿角胶、龟板胶之类,脾阴得滋,脾气健运,肾气充实,以后天养先天,事半功倍。 5结语 “脾具坤静之德,而有乾健之运,故能使心肺之阳降,肾肝之阴升,而成天地交泰,是为无病之人”。专输肝气者,不如补脾以滋其源;专养心阴者,不如健脾以安其神,专补肺气者,不如培土以生其金;专补命火者,不如运脾以健其中,世人多只顾一脏,以偏概全,置脾阴于外而不顾,治阳虚者不离桂附,治阴虚者不离知柏,殊不知脾“治中央”“溉四傍”,中州得运,百病乃安。脾居中央,五脏传变多与之相关,故治病多从脾入手。阴者,藏精而起亟,益脾阴可助脾气达,而脾胃自和,脾胃和则五脏自安。 尉中民教授善用五脏生克制化关系,诸如益脾阴,肝脾同调,舒肝气,养肝血同时益脾阴;养心健脾,补心气,滋心阴同时益脾阴;培土生金,健肺气,润肺阴同时益脾阴;养先后天,脾肾同补。认为但凡腹满纳差舌质红者都可归至脾阴虚范畴,根据阴亏及虚火程度,可以甘寒滋阴如山药、薏苡仁、石斛、麦冬等,可酸甘化阴如乌梅、五味子、白芍、山茱萸等,并少佐升清健脾气之品,以顺脾升发之性。 专家介绍 尉中民教授、主任医师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临床擅长: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头痛,头晕,中风后遗症;消化系统的胃肠,肝胆疾病;呼吸系统的外感,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糖尿病;妇科疾病的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及产后疾病;对虚劳病和疑难杂症积累了一定经验。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三下午、周五上午 挂号费:元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 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尉中民教授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doukoua.com/rdkpz/2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