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化妆品中的致痘成分
医治白癜风的知名专家 http://m.39.net/disease/a_5452915.html 痤疮是由雄性激素(二氢睾酮)和生长激素作用导致的,二氢睾酮作用于雄激素受体发挥作用,同时还需要胰岛素和或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的辅助。 这些激素在男性、女性中都存在,调节面部、上背部、胸部皮肤的皮脂腺活性和毛孔内导管的内壁细胞。皮脂腺活性异常,导致油脂过度分泌,毛囊的过度角质化(皮脂被堵塞在毛囊中),一般堵塞物中有卷曲的毛发、皮肤细胞以及细菌和真菌,导致了痤疮。不平衡的微生物群也是痤疮的触发因子。 痤疮主要在青春期出现,到18-22岁时,80%的青少年会长痤疮。约有10%的女性和3%的男性会有成人痤疮。 痤疮又分不同类型的痤疮,比如白头、黑头、丘疹、脓包、节结、囊肿; 白头粉刺:皮脂和细菌存在于皮肤表层下面,就形成了白头粉刺,白头粉刺是微小的白色颗粒状,因其太小而不易被肉眼所观察;简单的说,白头就是毛孔堵塞但毛孔闭合的粉刺 黑头粉刺:毛孔因皮肤本身的色素及空气氧化的原因而呈现黑色的粒状,张开的毛孔中不是污垢,一般清洗不净,黑头可以稳定存在很久,其结构非常稳定,能阻止皮肤内部的油脂排出;简单的说,黑头就是毛孔堵塞但毛孔开放的粉刺 丘疹:毛囊壁受到破坏,引起白细胞聚集产生炎症红色肿块,丘疹用手触摸较为柔软,丘疹存在于表皮之下,可自愈,但也可转变成脓疱。 脓疱:丘疹在白细胞持续作用下经过几天就形成了脓疱。通常被人们称为面疱。 节结:当毛囊被炎症侵害到底部时,产生更严重的症状,称为结节,此时损伤处会有触痛。 囊肿:炎症也可能会在损伤处形成更大的脓疱,称为囊肿。 痘印:炎症引起局部色素过度沉积,严重的炎症破坏肌底结构,局部皮肤凹陷 从初始的毛囊栓塞物到发展成黑头大约3-4个月,而形成脓包需要约6个月。 清洗型产品比如洗面奶、沐浴露不太会致痘,但在粉底液、乳液、面霜中通常会有一些成分,皮肤正常或者偏干燥的人,不容易出痘的人通常使用时不大会有问题。但确实有一些成分容易致痘。大家可以参考如下成份清单,尽量避免有这些成分。 致痘风险 成分 致痘风险高 乙酰化羊毛脂、乙酰化羊毛脂醇、卡拉胶、硬脂酰丁酯、鲸蜡醇、鲸蜡硬脂醇、鲸蜡醚醇+鲸蜡醚20、煤焦油、可可脂、椰子油、胶体硫、大豆油、亚麻油、貂油、玉米油、棉籽油、dC红色#17、dC红色#21、dC红色#3、dc红色#30、dC红色#36、油酸癸酯、琥珀酸辛酯、单油酰胺聚乙二醇2-磺酸琥珀酸二钠、甘油-3-二硬脂酸酯、葡萄籽油提取物、氢化植物油、异癸醇油酸酯、异丙基异硬脂酸酯、异硬脂醇新戊酸酯、异丙基棕榈酸酯、异硬脂酸、油酸、亚油酸、月桂醇醚23、 月桂醇醚4、月桂酸、肉豆蔻醇乳酸酯、肉豆蔻醇肉豆蔻酸酯、辛基棕榈酸酯、辛基硬脂酸、油醇聚醚-3、油醇、peg16羊毛脂、peg双月桂酸盐、peg8硬脂酸酯、聚甘油-3-二硬脂酸酯、氯化钾、Ppg-2肉豆蔻醇醚丙酸酯、硬脂酸丙二醇酯、红藻、鱼肝油、食盐或氯化钠、聚月桂醚硫酸钠、月桂酸钠、solulan16、失水山梨醇油酸酯、三油酸己六酯、硬脂醇聚醚-10、硫酸化蓖麻油、硫酸化荷荷巴油、硬脂醇庚酸脂、小麦胚芽甘油酯、小麦胚芽油、二甲苯 致痘风险中 杏仁油、扁桃仁油、花生酸、抗坏血酸棕榈酸酯、鳄梨油、甘菊蓝、山嵛酸、苯甲醛、苯甲酸、BHA、白千层油、樟脑、癸酸、辛酸、十六醇、洋甘菊、dc红色19号、dc红色27号、dc红色#40、月见草油、己二醇、辛基十二烷醇、油醇聚醚-10、橄榄油、棕榈酸、桃仁油、花生油、PEG二硬脂酸酯、peg二硬脂酸盐、peg75羊毛脂、四戊四醇异硬脂酸酯、檀香籽油、芝麻油、硬脂酸、硬脂醇聚醚-2、硬脂醇聚醚-20、硬脂醇、生育酚、三乙醇胺、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大妈爱科学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doukoua.com/rdkjb/9434.html
- 上一篇文章: 干锅酱制作工艺配方,想吃什么干锅就用什么
- 下一篇文章: 月露风云花鸟乃是大自然的一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