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认知:

黄曲霉毒素(AFT)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某些菌株产生的双呋喃环类毒素。其衍生物有约20种,分别命名为B1、B2、G1、G2、M1、M2、GM、P1、Q1、毒醇等。其中以B1的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动物食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在肝、肾、肌肉、血、奶及蛋中可测出极微量的毒素。黄曲霉毒素及其产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有些菌株产生不止一种类型的黄曲霉毒素,在黄曲霉中也有不产生任何类型黄曲霉毒素的菌株。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粮油及其制品,各种植物性与动物性食品也能被污染。

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一类天然存在的致癌物,是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

常见黄曲霉毒素化学结构式

中国药典

版药典需要检测黄曲霉毒素的品种:

陈皮、胖大海、桃仁(炒桃仁、燀桃仁)、僵蚕、柏子仁(柏子仁霜)、莲子、使君子、槟榔、麦芽、肉豆蔻(麸煨内豆蔻)、决明子、远志(制远志)、薏苡仁、大枣、地龙、蜈蚣、全蝎、酸枣仁

药典方法依据:《中国药典》版四部通则黄曲霉毒素测定法。

第一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第二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其中第二法属于仲裁法,当测定结果超出限度时,采用第二法进行确认。

测试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

限度指标:不得过

项目成分

限度(μg/kg)

B1

5

B2

_

G1

_

G2

_

B1+B2+G1+G2总量

10

版药典需要检测黄曲霉毒素的品种:

九香虫、土鳖虫(?虫)、延胡索(醋延胡索)、水蛭(烫水蛭)、酸枣仁、马钱子(生马钱子)、蜂房、陈皮、胖大海、桃仁(炒桃仁、燀桃仁)、僵蚕、柏子仁(柏子仁霜)、莲子、使君子、槟榔、麦芽、肉豆蔻(麸煨内豆蔻)、决明子、远志(制远志)、薏苡仁、大枣、地龙、蜈蚣、全蝎。

药典方法依据:《中国药典》版四部通则真菌毒素测定法

第一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第二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新增第三法(酶联免疫法);

其中第二法属于仲裁法,当测定结果超出限度时,采用第二法进行确认。

测试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

限度指标:不得过

项目成分

限度(μg/kg)

B1

5

B2

_

G1

_

G2

_

B1+B2+G1+G2总量

10

延伸—食品中黄曲霉检测

GB.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

本标准第一法为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适用于谷物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坚果及籽类、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婴幼儿配方食品和婴幼儿辅助食品中AFTB1、AFTB2、AFTG1和AFTG2的测定。

本标准第二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法,适用于谷物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坚果及籽类、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婴幼儿配方食品和婴幼儿辅助食品中AFTB1、AFTB2、AFTG1和AFTG2的测定。

本标准第三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适用于谷物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坚果及籽类、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婴幼儿配方食品和婴幼儿辅助食品中AFTB1、AFTB2、AFTG1和AFTG2的测定。

本标准第四法为酶联免疫吸附筛查法,适用于谷物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坚果及籽类、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婴幼儿配方食品和婴幼儿辅助食品中AFTB1的测定。

本标准第五法为薄层色谱法,适用于谷物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坚果及籽类、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中AFTB1的测定。

GB.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族的测定

第一法为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适用于乳、乳制品和含乳特殊膳食用食品中AFTM1和AFTM2的测定。

第二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范围同第一法。

第三法为酶联免疫吸附筛查法,适用于乳、乳制品和含乳特殊膳食用食品中AFTM1的筛查测定。

免责声明:本文参考中国药典,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doukoua.com/rdkjb/6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