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分享GUT人参调节粪肠球菌肉豆
文献简介 中科院动物所金万洙团队和延边大学全林虎研究团队立足于长白山道地药材--人参,探讨人参提取物(GE)对肠道菌群的潜在调节作用,并将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Gut期刊。人参提取物被报道有抗肥胖的作用,该文献揭示了这一现象背后的肠道菌群机制,表明人参提取物可富集肠道内的粪肠球菌,这种菌通过酰基辅酶A硫酯酶产生的肉豆蔻油酸(一种不饱和长链脂肪酸)激活褐色脂肪组织,从而帮小鼠抵抗肥胖。这些发现说明,除了短链脂肪酸,菌群产生的特定长链脂肪酸也有益于代谢健康,这为研发新型抗肥胖药物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思路人参提取物(GE)具有抗肥胖作用。给db/db肥胖小鼠灌胃GE,可以激活棕色脂肪组织,降低肥胖,促进能量代谢。 对db/db肥胖小鼠进行16S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发现GE可改变肠道菌群组成,使粪肠球菌增多; 粪肠球菌可以增加了高脂饮食下小鼠的整体能量代谢和棕色脂肪组织的活性; 粪肠球菌代谢物肉豆蔻油酸(MA,一种不饱和长链脂肪酸),可通过增加能量代谢、活化褐色脂肪组织、促进米色脂肪形成,来减少小鼠肥胖和脂肪肝; 粪肠球菌编码的酰基辅酶A硫酯酶(ACOT)可能介导了MA的生物合成,敲低ACOT基因可显著减少粪肠球菌的MA生成,从而抑制其抗肥胖效果。 文献总结肥胖对人体具有多重潜在危害,肠道菌群的调控在控制肥胖发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多样性-抗肥胖的背景下,肠道菌群通过何种分子途径干预肥胖的产生往往研究较浅。本文通过人参提取物灌胃处理小鼠后,基于16SrDNA的高通量测序检测小鼠粪便样本的细菌群落多样性,以评价人参提取物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此外,为了进一步分析相关作用机制,研究人员对血清和培养基样品也进行了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研究发现,人参提取物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的组成,富集肠道内粪肠球菌,该菌酰基辅酶A硫脂酶可促进肉豆蔻油酸的产生,肉豆蔻油酸通过增强棕色脂肪组织活性和米色脂肪的形成来减少脂肪囤积,从而改善肥胖。目前,随着肥胖治疗需求的增加和临床药物的局限性,急需研发长效、安全的肥胖预防和治疗药物。虽然这项研究并未建议人们开始食用人参作为减肥补品,但结果证实了人参用于开发抗肥胖药物及营养功能性食品的可能性。文献ID 原名:Myristoleicacidproducedbyenterococcireducesobesitythroughbrownadiposetissueactivation 译名:粪肠球菌产生的肉豆蔻酸通过活化棕色脂肪组织抑制肥胖 DOI:10./gutjnl-- 期刊:Gut IF:23. 发表时间:.6 通讯作者:金万洙李东浩 THE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doukoua.com/rdkjb/9947.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功效大全50科,绝对实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