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有治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千年前的长安,大明宫已经焕然一新,丝毫看不出它刚经历过一场动乱,此战规模虽不如安史之乱,却也让唐德宗李适带着皇子后妃逃亡。这场叛乱来得快去得也快,回到大明宫的唐德宗憋闷不已,誓要严惩叛臣贼子,人群中有一位容颜姣好的老妇人吸引了皇帝的注意力,他父皇曾被这人的诗文打动,而召她入宫,结果叛军入城,她竟然为叛臣献诗,简直辜负了先帝对她的知遇之恩。最终,唐德宗赐这位老妇人乱棒扑杀。而这位活活被打死的老妇人,便是唐朝四大女诗人之首李冶。在唐朝,有两个名字很相似的人:李治与李冶。一个是大唐皇帝,一个是风流女道士,却因为名字相似,常常被人误以为是同一人,实际上前者是李治(zhi),后者是李冶(ye)。大唐民风开放,上至公主后妃,下至民女乐妓都迷上了道观,所以唐朝女道士特别多,而这些女道士大多有才有貌,风流成性,李冶就是其中一个,最美的一个。李家有女李冶,虽然名字与帝王相似,却只出生于普通人家,但有父母宠爱,教她识文断字,而她也显现出极高的天赋,年仅6岁便能作诗。有一日,李父抱着李冶在庭院中散步,院中蔷薇长势极好,枝叶顺着墙攀爬将至院外,年幼的李冶见此景颇有想法,顺口念出了一首诗:“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已看云鬟散,更念木枯荣。鞞鼓喧行选,旌旗拂座隅。不睹河阳一县花,空见青山三两点。”诗是好诗,让李父欣慰不已。但诗中“架却”二字,却让他久久不能释怀,看着眼前活泼好动的女儿,他实在不愿她成为失足少女。待李冶长到11岁,李家父母便将她送入了玉真观出家,进入道观后,她依旧专心研习诗文,也常常作曲弹琴,日子过得潇洒惬意。也许正是因为她看了太多诗书,便修了一个浪漫心性,也期待能如诗文中一般,遇上一个人,谈一段轰轰烈烈的恋爱,然后执手偕老。此时,李冶正值豆蔻年华,又极擅诗文音律,自然不乏名士登门拜访,李冶也乐得有人相伴,安静的玉真观便热闹起来了。李冶没有小女儿家的娇羞,反而有几分男子的豪迈,与男子相处时更是大胆,连好友刘长卿都被她戏弄,只能赠她“女中诗豪”四个字。刘长卿,虽不如李白等诗人有名,却也是唐朝一位大诗人,我们最熟悉他的一首诗应该是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全文如下:“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患有阴重之疾,也就是疝气,于是李冶戏弄他:“山气(疝气)日夕佳?”而刘长卿只能自嘲的回复:“众鸟欣有托。”如果放在我们今天,旁人可能就要说一句:“我怀疑你们在开车,但是我没证据。”可见李冶的豪放别说在唐朝少见,就算是在今天也是寥寥无几,而这也成了李冶最为人诟病的地方。遇见茶僧没过多久,李冶就遇到了她的初恋,茶僧皎然。唐太宗有一位高阳公主,喜欢高僧辩机,除此之外,历史上女子喜欢僧人的故事甚少,而李冶情窦初开便恋上了茶僧皎然。他原本姓谢,是谢灵运的十世孙,也是唐朝著名侍僧。他游览名山大川,到处传递佛法,也以诗会友,偶尔弹琴下棋,更对茶情有独钟,以茶代酒便是他开创并推广的。说到茶,我们肯能更熟悉另一位大佬陆羽,而皎然实际上是陆羽的指导老师,他们一个钻研茶业、茶学,一个更喜欢茶文化、茶道。也是因为陆羽,李冶认识了皎然。原本陆羽也是玉真观的常客,也倾慕李冶的才华,两者也算是至交好友,而且陆羽也算是陪着李冶最久的那个人。自李冶认识了皎然后,便一直追着他跑,去他的禅寺中诵经,把自己写的诗拿给他,让他作评,而老实的皎然真的以为是诗文指教,再加上李冶写的诗本就不俗,皎然自然就来了兴趣,一来二去两人就成为了朋友。直到有一天皎然收到了李冶的一首诗,这才知道人家一直想跟他谈恋爱,只不过他与辩机不同,面对大胆热情的李冶,他回了一首诗给她:“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意思是你带着如花美颜来试探我,想靠在我的禅衣上,只不过我只有一颗禅心,经不起你的垂青,你还是回去吧。李冶见到这拒绝的诗后,也惆怅了一阵子,但活泼好动才是她的天性,没多久她就又开始了与名流们的社交生活。情定朱放没过多久,又有一位男人进入她的视线,他便是朱放。其实文人的朋友圈也很小,这位朱放与皎然也是相识的,与皎然不同的是,朱放是一个红尘之人,还是一位多情之人。李冶与朱放相识后,两人很快就进入了热恋期,二人常常携手游山玩水,时不时也跟一帮文人品茗清谈,日子过得很是潇洒。只不过,甜蜜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很快朱放就被派往江西为官,只能与李冶分别,多情的朱放写下了一首《别李季兰》:古岸新花开一枝,岸傍花下有分离;莫将罗袖拂花落,便是行人肠断时。古岸边的花又新开了一支,而花下有情人正在分离,不要用罗袖将花拂落,此时就是远行人断肠的时刻。李冶一看到如此多情的诗,便忍着心痛,给他回了一首:“  望水试登山,山高湖又阔。想思无晓夕,想望经年月。郁郁山木荣,绵绵野花发。别后无限情,相逢一时说。”山高水阔,相思无限,草木枯荣,花开又落,离别后的思念之苦,等你回来再一一诉说。只是李冶没有想到,朱放不会再回来了,她终究是等不到人诉说相思了。相知阎伯钧李冶对爱情的期待,如飞蛾扑火,哪怕会受伤,她还是义无反顾,这一次,她又爱上了一个人,名字叫做阎伯钧。关于阎伯钧的记载较少,更多人是从李冶写的两首诗中认识他的,一首《得阎伯钧书》,一首《送阎二十六赴剡县》。两人也曾有过一段幸福的日子,但与朱放一样,阎伯钧也要去外地做官,两人只能分别,于是痴情的李冶为他写下了《送阎二十六赴剡县》,最后两句最动人:“妾梦经吴苑,君行到剡溪。归来重相访,莫学阮郎迷。”虽是送别,李冶还是忍不住叮嘱,一定要记得回来找我,千万不要学汉代的阮肇迷失在美色中,然而最终阎伯钧还是另娶他人,并给李冶送了一封信。当李冶看到那封信后,写下了一首《得阎伯钧书》:“情来对镜懒梳头,暮雨萧萧庭树秋。莫怪阑干垂玉箸,只缘惆怅对银钩。”关于阎伯钧的记载不多,但可想见他应该也是一个风流倜傥之人,否则怎么能让李冶如此痴情呢?李冶的诗,多数都是诉说她的情爱,她的相思,每次爱上一个人,她都用尽全力,但也遍体鳞伤,最后她终于有所悟,写下了那首最著名的《八至》:“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有人评价这首诗,字字至理,最后一句尤其至情,如今已被我们作为夫妻的相处之道。一生情路坎坷,一生放荡不羁,让她美名远扬,连皇帝都惊动了,一纸诏书命她北上入宫,无奈之下,她只得前往,那时她已经是暮年。皇帝见了她后,只觉得她美艳无双,说她虽然不如班婕妤,却比得过韩英,哪怕老了也是一个漂亮的老妇人,此后李冶就一直留在宫里。唐代宗李豫去世后,德宗皇帝继位,一心想要削藩,导致泾原兵变,长安被围,帝王后妃仓皇出逃,年迈的李冶只能被遗弃在宫中,也因为她太有名了,所以叛将朱泚找到了她,逼着她写诗,李冶也就为他写了一首,也正是因为这首诗,年迈的李冶被唐德宗乱棒扑杀。她年少有才,11岁为道士,半生身边尽是文人名流,多次恋爱无果,最后凄惨离世。有人说她一生放荡成性,有人说她是自由前卫,那么,你怎么看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冶百度百科——皎然百度百科——朱放《戏说李冶:不舍爱与自由,以孤身入红尘的绝世才女!》-沐阳说《冠

大唐第一风情道姑—李冶》-轩辕《阅男无数的大唐首席女诗人李冶,是怎样玩出人命的?》-写乎文中图片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oudoukoua.com/rdkjb/13220.html